2021-11-04
消费品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获取手册:增长需要挑对赛道
增长前言
为什么翻译这篇如此长的文章?
因为实在太干货了。由于我们这个行业变化太快,我每天都花1个小时进行些专业信息相关的阅读和梳理。一个月大概会读几十万字。
世面上有不少讲品牌全局的文章,很宏观,但是难落地,也有不少讲某个平台的一些流量玩法的内容,很实操,但是太局限。
这篇内容的稀缺性在于,它把关注点放在较早期的消费互联网企业,提供即实用又宏观的增长战术。看完后,能马上把其中提到的方法落地,又不至于以偏概全,陷入“选择都没做对,就开始努力”的增长无用功困局。
归纳我看后总结的几点:
1.初创企业的增长之道,少比多好。选择一条比选择多条好。很多初创老板都认为增长全靠跟上风口,很多时候专注比跟风更重要;
2.鸡蛋到底应该放在哪个篮子里,怎么选很重要。文内提供了具体方法;要对每个赛道的回报周期有合理预期。文中有详细案例介绍;
3.一旦选择了就要全力以赴,除了搭建精悍的增长团队之外,也要让增长团队能够对产品、用户体验,甚至业务模型有话语权,才会成功。文中同样有案例展开介绍。
以上几点,实操起来会很难。但是,你难,其他人也不容易,做得比竞争对手好,选对赛道,在建立对的指标的情况下,对赛道更有耐心,这就是文中提到的3个互联网巨头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环境中取得初始胜利的方法,消费品企业同样有借鉴之处。
怎么读这篇文章:
我花了2天读完,又花了4天翻译。翻译让我加深了对文内大量信息的理解和吸收,并且一直在想,如何把这些方法用在我们自己的业务增长和我们服务的客户的业务增长上。
所以,我觉得大家很难一次性把所有信息都吸收到位。建议先通读一遍,然后收藏。有空再读一遍。再读的时候,想想哪个方式可能被你的商业产品所用。当你开始用文中的方法做选择、验证、规模化时,一定又会需要回来参考文中提到的大原则和实操做法。
好了,就介绍到这里。正文开始,Enjoy。
好消息是,一般来说,你只需要在一条赛道上胜出,就能创造一个成功的生意。坏消息是,这并不那么容易。
效果营销天然契合于拥有以下特征的业务:
你的业务收入从新用户获取中产生(e.g 购买产品,订阅服务),且你可以用这个收入去支持更多的市场推广。消费者不太会自发寻找你的产品,所以你得找到他们(e.g. 一个新的DTC品牌)。
病毒营销天然契合于拥有以下特征的业务:
当你的朋友或者同事也使用的时候,你的产品会更好用。(e.g. Snapchat,中国就是微信,微博)。产品自带分享友好因素(e.g 旅行照片,待售住宅)。
内容营销天然契合于拥有以下特征的业务:
当你的用户用你的产品时,会自然而然在分享公域可见信息(e.g. 评论或者对某个问题的回答),你可以用这些内容吸引新的用户。你拥有很多独特的数据(e.g. 西雅图的餐厅,凤凰城的水管工),你能用这些数据生成大量的自动页面。
“这不只是一个随意的赌博,这是一个精心计算的结果。我们用3种主要的方法验证了它,这3种方式结合在一起,给了我们信心—只要我们执行到位,这个渠道是值得投入的。”
关键词搜索:我们用Google Keyword工具发现有很多人用和我们产品相关的关键词做搜索。人们在那里搜索“Austin的搬运工”和“Tallahassee的电工”。
竞争研究:“我们也看了竞争情况,发觉市场并不饱和。只有一些本地服务商玩家,没有全国型选手。所以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做出些影响力。”
相似公司:“我们看到其他相邻领域的公司,例如Yelp和TripAdvisor通过SEO取得了成功。”
“Booking.com的前身是一个聚合搜索业务,SEO是早期的增长因子。但最终,增长停滞了,因为我们用了一些黑客的方式,Google发现后开始惩罚我们。
所以,我们开始寻找新的增长方式。当时,Google的起势就像一艘航母,用户在搜索时都有强烈的购买意向。我们想,如果我们可以用好google,我们肯定能干得不错。我们又想,不妨尝试下AdWords?”
作为他们已经在做的SEO工作的一部分,团队展开了一些付费搜索广告的探索。Arthur继续道:“我们正好有一批简单的登陆页模版 (e.g. “巴黎的酒店”) ,根据我们SEO的经验,这些页面很容易被用作付费搜索广告的测试页面。所以,我们运营了一些测试,而这些测试看上去很激动人心——首批交易就能回本。当时我们做什么都靠自己动手,而且现金也很紧张,我们投资不起为了未来的增长而做的市场推广。
人们谈论PMF(产品和市场匹配),我们意识到我们需要PCF(产品和推广渠道匹配)。很显然,Google Adwords非常适合我们。”
“SEO是个豪赌,因为它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通常你开始投资它后的6个月,你才看到第一个结果,而且结果往往不会特别理想。只有12,18,24个月之后,你才能看到对生意结果真正有影响的结果。
因此,我们选择刻意地把我们的技术、产品、设计、市场推广和运营资源,加总在一起。当时大概有12个人,都整合起来,押在这个渠道上,这是一个公司层面的押宝决策。”
“我们招了一个产品经理,一个设计师,和3个工程师。这可是个很牛的团队。我们实际上开始把自己视为创业团队了。我们对我们所做的事情有如此大的热情,我们希望能够拥有独立的空间,让我们的推荐项目在那里生活和呼吸。幸运的事,我们知道某个网站上,我们可以订一个住宅当成工作间。
我们找到了一个地儿,订了一周时间,在这个地方紧密合作。那一周的工作让我们有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能够往前推进。”
当这个团队从异地办公回到公司,他们继续在一起全天工作了大概3个月。他们时不时从其他团队里寻求帮助,加了一个全职的工程师,在写了大概30,000行代码后,他们同时在网页端,IOS端和Android端上线了推荐项目。
“当我们比较今年的推荐项目和其他渠道时,前者的年度增长率超出了其他渠道高达9倍。同时,推荐用户比其他用户的质量更好,他们的转换率更高,还会推荐给更多用户。
这背后是有综合效应的——会推荐的用户更知道怎么用Airbnb,所以这些针对他们的推荐项目更成功。而此时,我们还没有把这个项目想覆盖的旅行目的地覆盖到一半。”
“我们找到了一个公司拥有大量的全球POI (point of interest,旅游兴趣点)清单,大约有600万个。我们意识到我们可以通过把这600万页面指向Google搜索广告把搜索引擎营销规模化。
但在Google地图,Iphone或者地理位置IP成型前,用这个方法挺难的。例如,我们不知道酒店的GPS定位数据。所以这是一个巨大的项目。我们最后采取了妥协的办法,允许每一个酒店在一个地图的界面上选择他们的地理位置,用这个方法让他们把确切位置提供给我们。这让我们能在登陆页为用户显示离用户的POI最近的酒店清单。”
“刚开始,我们先对目标城市设限。我们为每个地点设立了一个边界框(e.g Valencia的酒店),为每个地点设计了一个显示该地区地图的登录页面,上面有这个地区所有的酒店,POI,和搜索框。我们受限于语言版本,所以有段时间,我们雇了几百个翻译,把我们的登录页面翻译成许多语言。所以,有些地方如果我们本身因为实力不够导致搜索竞争力不强,我们可以竞争日语、韩文、俄罗斯语、阿拉伯语的搜索。
当时,Expedia比我们大100x倍,但是用这种方法我们能在目标城市假装我们是一家大公司,因为别人看不出来我们其实在其他城市没有酒店库存。当人们登陆到登录页面时,他们会想,wow,它们在这个城市有那么多酒店!”
不同于其他两个赛道,专注于效果营销渠道的团队可以非常小。Authur介绍说它是如何起效的:“当时只有两个人,一个算法(Peter)和一个程序员。
我一直相信,我们初期的成功秘密来自于我们没有在早期把大量精力耗费在过度自动化上。Peter非常好胜。当他没有保住竞价排名的第一名时,他会尖叫。他只有一个相当简单的成功标准:赢得所有重要关键词的竞价,并能赚钱。花费超过1亿美金后,仍然是这个小组在操盘。2004年,我们开始付费搜索词购买,到2008年,这已经变成我们最大的增长来源。”
“在SEO上的成功给我们争取到了时间来投入我们认为生意中真正重要的部分,就是搭建能够流量回本的好产品和值得信任的品牌。4年后,我们到达了足够的规模。我们相信SEO不应该再成为我们主要的关注点了。
我们开始用产品和品牌的眼光去看所有的事情。我们很高兴能够到达这个高度。我们创立公司并不是为了成为SEO专家,是为了能够给专业人士提供赚钱的机会,给用户创造一个可信任的品牌。”
thumbtack的增长历程
“最重要的胜利就是简单地把推荐项目变得更容易发现。我们用两个主要的指标来衡量我们的成功:
1.周活跃用户看到推荐入口的百分比;
2. 周活跃用户参与推荐项目的百分比。
结果是,在美国,推荐带来的新用户占总体用户比,从刚开始1%,变成了15%。我们用不同的办法来跟踪分析这些来自推荐的用户中有多大比例的人无论是否推荐都会购买的,最终“推荐蚕食率”控制在30%以下。把推荐蚕食率降为0几乎是不可能的。做到30%以下也不容易,但能够做到相对精准,就能校正你的财务模型了。”
之后的5年,团队逐渐到达峰值,变成了7人团队,包括4个工程师,1个设计师,一个数据分析师,一个产品经理,一个财务分析师。Gustaf继续道:“这个团队最美妙的地方就是我们可以在不增加团队规模的情况下,以40X的速度扩大增长。”
Airbnb的增长历程
“作为一个组织,我们的目标是找出为什么我们会在付费广告的竞价中失败的原因。竞争对手哪里比我们做得更好,我们如何能够取得让我们胜出的流量供给。我们的流程是:我们有需求吗?->我们有库存吗?->库存和需求匹配吗?->我们有空房吗?->我们有转换吗?
如果在高意向的搜索问询上有足够多的用户流入,我们希望在这个关键词上我们(最终)是第一名。团队不会相信丢失关键词就是因为竞争对手不理性。你不太可能长期不理性,那会让你破产。所以,如果其他人胜出,他们一定有些东西比我们做得更好——内容,空房率,转换率,登陆页,商品组合,排名,翻译,转换漏斗。没有一样不能动。
作为一个组织,我们的目标是找出能够把用户服务得更好的地方。不同的供给?更便宜的供给?不同的排名顺序?更好的产品内容?其他日期的空房率?或是其他?”
为此,团队建立了一个机制,由效果营销团队向组织内其他人分享洞察:“我们关于为什么我们会输的探索常常驱动着我们团队的日常流程。我在这个词上输钱,为什么?Peter总是从一个假设开始,用SQL跑查询,然后找出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SQL查询代码最终被搬到内网上,供团队用来诊断问题。”
这个过程中,团队始终保持精悍,但过一段时间终于变大了。Authur这样介绍团队是怎么变大的:“很长一段时间,大概从2004~2010年,Peter主导了效果营销,几乎一半的钱都是他花的。
大概在2006年,新人加入了团队,创建了新的屏幕和看板,能够看到供给端团队的成果。不久后另一个程序员加入了。2012年,团队大约有20个人,产出10亿美金的税前利润。这个团队开始采用了大量的算法和数学模型,增加了能够支持本地化的营销活动经理,帮助Peter把他的时间更有效地利用起来。”
最终,这个团队分拆成了两组人:
1.Peter的团队专注于中大型市场
2.一支高科技的产品团队瞄准长尾市场
Arthur回顾过去,指出了一些经验教训:"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一直很有竞争力,不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很大很神奇的事情,而是我们每段时间都能把这些小步骤提升5%~10%。同时,我们也极其高效--供给团队提供的房源确实是用户在找的。我们也确保所有高价值的东西都有人监督。有人在看的话,出错时他会尖叫提醒。
如果效果营销只是一个职能部门,仅仅在有限的空间里去优化营销活动,并不会指导业务的其他相关面,漏斗就无法运转。对营销活动,当你能优化的东西非常有限时,并不会成功。最后,思考下产品和渠道的匹配度。你能否创建一个产品/公司/组织,让组织机器是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而构建和运转的。”
booking.com的增长历程